316. 耶鲁虎妈

读苏炜先生《耶鲁札记》,序言有点大而空,刚想放下。转页就是就看到孙康宜字样,提到某日美国东部大雪,学校通知可以休息调课,不料第二天遇到孙先生,高龄却提前大学预报前一日,入住学校办公室,避免耽误学生课程,惭愧不已。

写实的一节,所以为名校,各方的努力,教授的身先士卒,不可小觑。还提到国内活动邀请耶鲁一老教授,被婉拒后不断升级接待规格,并请苏先生面邀。老教授莞笑,你身在耶鲁,不知道有学期中不中断教学的传统吗?脸红并当堂和学生自嘲,且说,当效仿二位先生。路转粉,苏先生去国也久,长期在耶鲁任职。文字虽非所好,叙事仍令人竖大拇指。

提到前段热议的“耶鲁虎妈”了。苏先生开宗明义,耶鲁人对此冷待、厌烦并极力回避。虎妈式的教学,和自炫式的哲学,对于亚裔族群,在美国常遭的偏见和歧视,其实是雪上加霜的作用,负面意义令人摇头。

提及愈演愈烈的加入耶鲁附近中学学区的潮流,担忧不已。某日女儿回来,说真不想再做中国人了,因为学校的那些好成绩中国同学,没有朋友也不交朋友,把自己孤立起来。读书读书,拿更多的A,所作所为,即便的课外活动,也都是目的性极强,not for fun, but for future money!天哪,这可是太boring了!

虎妈教育方式,国内多觉得是一种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成功,并且引发另外一种说法,你看,美国孩子想要成功,想要上名校,其实也是需要悬梁刺股的努力的。在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下,还奢谈什么减负和快乐教育呢?从起跑线开始,就是需要鸡血,至于一切其他趣味的学习,必须服从于成绩之下。

对于那个新闻,美教育当局开始限制亚裔高分学生的录取率,普遍是抱怨政治正确,或者是歧视。殊不知在高分低能的状况下,综合素质落后其他同龄人!

偶尔和邻居老先生聊到现在的超前教育,课外提前学,课内拿高分,抢先录名校。某种程度上,可以在分数上压制综合素质高于自己的同学,弯道超车抢到跑道。老先生摇头,这样是培养不出科学家的!

应试话题,毕竟是各个家庭自己的选择,只是对于中国社会,对于亚裔在国际上被尊重还是相反,其实影响蛮大,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发布者

ningqun

心中无事一床宽

《316. 耶鲁虎妈》有2个想法

  1. 老先生摇头,这样是培养不出科学家的!这句话记住了,切中要害。但很多时候,真的很难免俗,你在大环境中,很难超脱。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