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捷克游记

上周趁着回忆还新鲜,把挪威的流水账记了一遍,朋友善意地提醒错别字不少,加上图片压缩过度,态度很不端正。不过,总算没有拖延到放弃记录,流水账也算安慰了自己。心里想着,赶紧把两年前的捷克奥地利也记一下,即便不能美如画,也算对自己有个交代。其实已经过去了两年,但有了微信朋友圈的一些当时的记忆,至少日期行程方面,不至于有很多出入。之前身边有些朋友问攻略,只能很抱歉地说只有个简单的行程,现在记个流水账,能提供些参考。

签证的过程,当时觉得有趣,又是第一次签申根国,当时已经做了个记录,有博客。
190. 2017年5月 亲子家庭 捷克签证

其实是想去奥地利的,后来看到携程布拉格出了特价,就下单了。后来看看孤星,大致有了个印象,可能因为铁幕的原因,这个国家的历史原生态,保存得更好。

可能是莫斯科转机的关机,在飞机上碰到俄罗斯国家女排的队员,经济舱坐得很不舒服,时常三三两两站起来放松,看手机聊天。不知道中国女排出去比赛什么待遇… 有次值机碰到前上海队的刘伟,回来之前应该在四川队,也是经济舱。等她们坐下,有人求合影,鼓动儿子去。不拒绝也不热情,这个民族天然有一种冷傲和疏离。

莫斯科转机比较累,大概是廉价机票的副产品,候机区人山人海,不过往出走还有些兴奋,也没时差的困顿,。回程在机场完全扛不住了,倒头大睡,面子里子完全顾不上。

一路无话到酒店,之前做了点功课,把住处定在查理大桥附近,算老城的中心,到一众观光景点11路都够用。中东欧本身也属于比较直男的地区,又到得比较晚,大堂冷清,接待随意,出去买了个啤酒,回来洗洗睡。

时差关系,第二天就醒的很早,走了没几步就看见查理大桥,石板路加上桥头的各种雕塑还是很震撼。一个一个看过去,游人开始多了起来,习惯了国内的人山人海,一早觉得景点无人很奇怪,等人多了又有些烦躁。不过周边分流的场馆和景点比比皆是,整个沃尔塔瓦河两岸,就是个露天博物馆,走走十分惬意。不经意在桥下看到个博物馆,问了问价格,说分两段,可以只参观,也可以参观加游船。水中看两岸和隔水相望又是不同的感受,进船舱就是斯美塔纳的《我的祖国》,知道回来很久,基本和古典音乐绝缘的孩子妈妈,每次一听到电台这首曲子,都说眼前一片波光粼粼。

从自己的经历来看,欧洲整体古建筑保存相对完好,但其中的佼佼者,布拉格能占一席之地。可能是本身经济一度受到比较大的制约,所以整个老城,广场,教堂和老建筑,建筑视平线几乎完整保存,一路走来,都如回到中世纪一般。当然也可以想象,捷克作为帝国的一部分,其中心城市昔日的辉煌。

不太习惯的是,游览区洗手间收费很高,折合rmb5,6元。之所以觉得贵,只因为进酒馆,一杯啤酒也就这个价格…… 然后卫生间免费使用。自作聪明每次内急就去喝啤酒,来回几次发现是死循环。当时只是觉得到处是扎啤,吃饭的少,人手一杯反而处处可见。回来以后偶尔看到张公子文章,比利时啤酒名冠欧洲,唯一惺惺相惜的就是捷克…… 很为自己多喝了几杯由衷的满足。

布拉格有一种特色餐馆,很像上海那种,因为地方小,所以掘地三尺,然后一层改两层夸大营业面积的那种,不知道和《鼬鼠的故事》有没有什么关系?当地称“洞穴餐厅”,大肘子,大蒜汤加一些切成方块的硬面包,啤酒…… 侧间有音乐表演,很棒的重奏,应该是民间音乐,乐队和听众看上去都开心得不得了,唱几首后,帽子就脱下在听众手里依次传递,付一些小费。

然后提车奔CK小镇,到底是老城区,小弄堂里跟着googlemap找迷路了,连问带猜才找到HERZ的小门脸,只有一个工作位一个工作人员。办好手续出来,车就停在路边…… 此前在美国租车,办公的地方占了一个大堂面积,停车场走个来回都喘,到底是地方大,浪费得起…… 欧洲常笑美国人大而无当没有文化,很多日常生活习惯都不一样。车当然也以小型为主,一辆四门掀背算是家庭标配,有时候想,国内坐SUV都觉得太小,欧洲人这么大模子,四五个人挤在golf里面,甘之如饴……

沿途乡间公路,去的时候还感受还不强烈,只知道风光绝佳。回程走了高速,对比后才有切身体会,所谓高速公路,是风景的一大杀手,确实有所来由,一来建设之后,风景变得雷同乏味,二来速度上去后,很难有放松的心情和眼光去留意周边。沃尔塔瓦河边的小镇,晴日里也会有一两场小雨,红墙绿瓦象是从明信片里跳了出来,自然的鲜活。依山傍水,人文遗存保护又好,宛若世外……

恰好遇上夏季音乐节,问了房东后,到票房买了第二晚的音乐会。没有正装,只能长裤T恤,坐在西装革履中,多少有些难为情,只是宽慰自己,游览途中…… 此前在布拉格,酒店各种音乐会宣传单大把,稍微看了下,就知道是针对游客的曲目拼盘,时间又紧,兴趣也不大,也就放弃了。没想到在这里得偿所愿,看指挥家介绍,此前一年还来过上海,多了份亲切。

这块地区小镇不少,不算远,看了几个,各有特色。当然绝美的还是乡野,那天临时停车下来,突然觉得眼前的一切,就是那种淡淡的波西米亚,难以言说,但此情此景,此后断然会时常入梦。

离开小镇时,房东问我们下一站,说萨尔斯堡。一脸笑,说好像你们都这么走,去那里干什么?能觉察得出来,此地居民对于自己家乡的那种热爱,还有那种自豪感。我说去看看莫扎特……

不过萨尔斯堡远不止莫扎特,太多强国的历史遗留,在游客中心买了城市卡,上山下水登空奔了一整天,孩子彻底累趴下了。

可能是城市看了太久,美则美矣,审美疲劳也是有些的。惊喜的是,萨尔斯堡出来到格绍,一路上都象在画中行走,室内窗外处处别致,此行最美的住所。草地上弄点吃喝,真觉得可以天长地久,终老无厌。

歇了两天,很喜欢旁边的这个小教堂。一进去就被花窗震住了,比之布拉格和萨尔斯堡的那种神圣雄伟,坐落在乡间的这个白色小建筑,占地很小,却另有一种虔诚。BBC有一套现代艺术纪录片,马蒂斯一集,人生最后阶段停留在小镇,倾力设计了教堂,主讲淌徉在彩色玻璃前,潸然泪下,艺术的极致归于信仰。

格绍周边另有几处注明小镇,哈尔斯塔特,圣沃尔夫冈湖,山水相印,令人心醉。不知道是山间湖水那种相对静止,还是碧蓝到黑的颜色,用在流动的宝石形容,无比贴切。

一路流连,到维也纳只安排了大半天,从恬淡到逼仄,疲惫不堪。傍晚在歌剧院门口散坐,不时有人上来发传单,一口流利的国语:帅哥美女,金色大厅…… 笑笑。
第二天到中央公墓,看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

回程想去看看马勒的故乡,不是湖边的作曲小屋,而是他的家乡,出生的地方。孤星没有信息,只知道在捷克境内的克里什特,谷歌也找不到具体方位,还是想去看看,即便片瓦无存。从高速下来,穿过大片原始森林,见到见到村落和教堂,进去问了下,才知道就在教堂旁边。买了明信片盖戳,心中一片激动,脑海里全是马勒第四开始的牛铃声音。

最终布拉格还车,顺路去卡夫卡纪念馆,没有特别喜好,路过致敬。

大致有些注意事项:
1. 普遍温差大,七八月早晚需要带秋衣,尤其是阴天的时候,早起很冷。
这两天读文章,才知道欧洲大部分地区,纬度和东北相似,所以不能以南方的夏天来猜度。
2. 欧元不怎么通用,非要用的话,柜台会拿出计算器摁,汇率算了下不是很合算。
3. 布拉格尽量住在老城区,这样11路可以管一切。
另外就是,穿鞋轻便为要,否则石板路会让你望而生畏。
4. 此前所记的领馆签证已经过时,今年好像全部归到签证中心了,所需签证材料增加,另外儿童也需要到场。
5. 最大的建议,放弃部分高速,宁可拉长时间,乡间的景色物超所值。
6. 当然,多喝啤酒,记住来自酒鬼的这条…… 嗯,其实是来自比利时人的推荐 :P

记了三天,断断续续,一开始觉得有点记不下去。过后的回忆,和趁热打铁有很大的区别,很多体会,现在只能说是美好的印象。
还是流水账为主,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不过出去玩儿呢,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个人觉得,不用太遵循别人的路线,这样才会有旅游的新奇感和,惊喜!

发布者

ningqun

心中无事一床宽

《330. 捷克游记》有18个想法

  1. 好想去喝啤酒啊!
    GOLF确实憋屈,坐过一次连带对大众的评价都下降了。
    关于鼹鼠的故事,想起之前的笑话,说捷克斯洛伐克出的东西,其实就是捷克的,斯洛伐克就像是充话费送的。

    1. 捷克啤酒真是一流,回来看到涨工资文章,无比赞同。
      大概是SUV普遍了,视线一高,再两厢车看出去很压抑。
      斯洛伐克确实是强扭的瓜。

  2. 真的挺美的…希望有机会能去欧洲感受一下风情。不过,话说从中国来到日本以后,真的感觉逼仄憋屈…现在还是更希望能去美国那样什么都大点的地方= =

    1. 小而美是有代价的,日本呆过就知道,为什么会把精致放第一位。
      美国是大,不过,确实也糙,和欧洲比的话,不知为什么,会觉得欧洲人觉得美国人没文化,还是有点道理的。

武陵红苗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