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健民:内地藏家买古董就像买$

采访地点:北京桔子水晶酒店。

受访人:翟健民,国际著名艺术品经纪人、古董收藏家、鉴赏家。香港永宝斋斋主、亚洲国际艺术及古董展主办人、香港艺术品商会“古玩鉴定委员会”成员、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特约鉴赏家,多次参加过国际知名拍卖行竞拍现场,并有不俗的成交记录。

吴树:健民先生,请谈谈您对两岸四地(内地、港、澳、台)收藏群体的总体印象好吗?

翟健民:好。先谈谈香港的情况。比较早的香港收藏家基本上是广东人,档次、口味大多数都局限在收石湾瓷、建窑白瓷、龙泉瓷、郎红窑那一类粗中带细的大路货。对于像明清官窑那一类细路货,一是不懂,二是对它们的价值区别不开。我在学徒时就碰上过这样的人,一件石湾瓷仔,一件清代官窑器,价格差不多,他就选择了石湾瓷仔。真正去粗择细还是到了1940、50年代,有一批上海的藏家来到了香港,这才将香港的收藏市场带动起来了。到2000年之前,香港的藏家队伍青黄不接,大收藏家越来越少,老班辈老了,原来买的东西很便宜,该卖的都卖了。现在的东西都很贵,原来几十万的东西,现在都要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新的买家,只有能力买一些一般的官窑器,能买那些高尖端东西的全世界总共只有五六个人,香港就更少了。

台湾的收藏热起步要比香港的晚,比大陆早一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台湾经济高度发展,像现在的大陆一样,收藏的人多起来,收藏市场也很乱,很多人买到假东西。两地收藏状况有些区别,那时候台湾藏家买的东西一般要趸货五到七年,不像现在大陆藏家那样,嘴里说收藏,实际上就是为了尽快赚钱。

澳门收藏的人数很少,五六十年代,何鸿燊他爸爸那一代几个搞收藏的,收藏爱好与香港的老广东藏家一样,都是钧瓷、石湾瓷、龙泉、建窑那一类东西;到了八十年代,澳门有钱人以葡萄牙那些当地政府官员比较多,他们很抠门,没有多少鉴赏水平,一般都是从海外买便宜的外销瓷做摆设,很少买本地的东西。后来,葡萄牙那一帮人走了,澳门的收藏就几乎没有了。最近十年,就找不出一个好的收藏家。

2000年之前,港澳台市场全部都萎缩了,包括欧美市场也不行了,日本的更不用说,艺术品投资泡沫破灭,萎靡不振。直到2000年以后,大陆的市场上去了,才重新带动香港市场,也带动了欧美和日本的市场。

吴树:您对内地收藏群体的现状有何评价?

翟健民:据我观察,内地很多搞收藏的,每个人都嚷嚷“我是收藏家、我是收藏家!”可是他们买古董就像买$(美元标示),纯粹是为了在后面加几个零。2003年,国内一个新的买家找我帮他买东西,我跟他说,你要买就要喜欢它,要卖也起码过四五年再卖。他说“好”。结果买了两个亿的东西,04年就要卖,说是经济发生困难,据我了解就是想早点赚钱。这种急功近利,其实获利也很小。这些人当中,70%赚了一点钱,30%打平。这对我这个经纪人来说,成绩就很一般了。北方很多藏家都是如此!

吴树:是啊,现在很多有钱人都这样,把古董当作挂在墙上的股票来炒。

翟健民:假若是那样,我就劝这些人不要炒古董,不如干脆去炒股票,把握性还要大些,要不是急功近利,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买到假东西?

吴老师,希望能通过您跟国内的藏家表达一下我的观点,搞收藏有很多乐趣,不只是一个钱。一件古代艺术品,经历那么多年,又有那么多的藏家都在寻找,能被你收藏到,在你手里把玩,是一种运气、一种福气、一种缘分,对不对?香港的大收藏家葛先生,凡是我帮他买到好东西,他走的时候到了门口,都会回过头来恭恭敬敬地给我鞠三个躬,说:“翟先生,感谢您给我买到这么好的东西!”每当碰上这样的客户,我们做艺术品经纪人的也很有成就感,我们为别人找东西,得到了应有的报酬,不仅是金钱。哪怕我没赚到钱,雇主真心喜欢东西,我同样高兴,一声“谢谢”就OK了!

在内地,我看到很多人不是用心、用手来买东西,而是用脚去买东西。到摊子上看东西,用脚点货:“嗨,这一堆东西一共多少钱?”

吴树:就像在早市摊儿上买大白菜。

翟健民:对。不管是哪一类收藏者,首先是要真正喜欢古董。当然,现在的收藏者大部分都有投资和保值的心态,假若单纯是为了投资和保值,我认为是有风险的。因为任何投资都有双面性,机遇和风险并存,万一在投资人所希望的时间内没挣到钱,收藏者又不是真正喜欢这些东西,那就会很受打击、受损失。所以我建议所有准备介入收藏的人,最好先要怀着喜欢文物、保护文物的心态来进行收藏活动,从中获取更多历史知识,并给自己带来喜悦。你要赚钱也可以,别想着上午买来下午卖出,怀着这种想法的人往往都赚不到多少钱,甚至亏本,要善于用时间来换取古董应有的利润。

在这里我不是夸日本人,我所认识的日本收藏家,80%的人买东西都是只进不出,除非发生经济危机,没办法才卖东西解困渡难关。在我的日本朋友中,有两位收藏者买到了自己喜欢的古董,经常抱着它睡觉,连太太都得让出位子……

吴树:请您对内地富豪、中产阶级、普通民众三部分收藏者分别提一些建议好吗?

翟健民:如果是富豪级别的,当然建议他们买高精尖级的藏品啰,最好是去拍卖会。尽管大拍卖会买的东西肯定是当年、当次全世界最贵的东西,但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好、最稀缺的东西。不要担心,几年后你回头一看,当年我买的还是便宜货,很值。30年前我师父对我还说过一句话:“买东西永远不要怕贵,只要买对了、买好了,永远都保值!”

前几天在山西银行给一些高端客户讲课,我说我也曾有过判断上的失误,给他们展示了一只成化鸡缸杯,在1981年拍出400多万港币,当时是破纪录的。1999年这件东西重新上拍,起价是800万,以我当时的判断觉得拍到1600万港币就顶天了,所以给客户定下这个最高买价。最后拍出2720万,当时觉得很玄,是不是别人出价高了?但是到了今天,也就是10年,假若那只杯子再上拍,我估计前面还得加上一个亿!

这件事就是我们经纪人的失误,因为客户是听我的,你说两千就两千,说三千就三千。怪我当时没有仔细分析一下目前世界上有几个这样的鸡缸杯,如果就这一个,我怎么也再往上加一些价,就是加到3000万,到现在后面加一个零不敢说,起码在前面加一个一是没问题的!所以对于一些高尖端收藏家,我的建议是要敢于去买最贵、最好的东西,哪怕今天最贵,明天、后天就不是最贵的了。

至于中产阶级收藏家,我建议他们也尽量去一些信誉好的大拍卖公司,买一些自己负担得起的精品。几百几千万你买不起,50万的、30万的也有精品。比如说最近保利拍卖了一件康熙五彩瑞兽花盆,10万块钱被人买到,不久后以22.5万的价格卖给了别人,赚了一倍。此前我也看过预展,没留意这件东西,尽管没有款,但是不比官窑瓷器差。所以只要你用心去看拍卖公司的每一件藏品,还是有很多选择机会的。

再往下,对于一些普通收藏者,只能买得动三五万、十万以内的,同样可以有选择。我不推荐以投资为目的朋友去买高古陶器、青铜器、三彩器,因为尽管这些东西好玩,也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但是我估计在20年内,国家都不会开放这个市场。我倒是建议这部分朋友现在可以去买一些五代、宋代、元代的老窑瓷器,现在这些东西的价格已经跌到谷底了。

举个案例:1972年香港一位叫杨勇德的大收藏家,委托日本的一个经纪人在苏富比以25、6万的落槌价买到一只宋代吉州窑木叶碗。那个日本经纪人向他要40万,因为在开拍前那个人跟几个同行有约,不抢价,让给他买,所以要分给那几位兄弟一份钱。这种事在业界常有,叫“分饼”,大家帮你便宜买到一个饼子,然后分着吃。

3年前,杨先生委托我帮他卖掉那只碗,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就卖了20多万,因为有明显的修补痕迹,现在市场上就算是有完整的木叶碗,也就卖到30万,那还是拍卖价。在普通市场上,一只宋代建窑碗,现在也才卖到2.5万、3万一个,几十年前我在学徒的时候,香港就卖到2万一个。一只宋影青碗,前几年是1万块钱,现在也只要两万多。一个有八九百年历史的东西,这么便宜,为什么不买?还担心亏本吗?

吴树:据我所知,那些有成熟艺术品市场的国家和地区,收藏家往往会通过经纪人来选择藏品。您是华人界非常著名的艺术品经纪人,能介绍一下有关这方面的一些情况吗?

翟健民:艺术品经纪人的历史,在欧美、日本已经过百年了。作为一个收藏家,自己往往很难鉴定艺术品的真伪和级别。即便你玩了多年以后,有了一定的经验,但面对现在的高科技制假,高科技修复,要想达到专职经纪人的鉴别水准是不太可能的。我这里讲的是合格的经纪人,不是您所讲的“二五八”(不成熟之人)!而现在内地收藏家,都还没有这个习惯,欧美国家的大收藏家都有自己的艺术品经纪人,不会自己去乱买东西。而且,一般真正的大家,一生都只会选择一个自己相信的经纪人,就相信他。这样,受雇于他的经纪人当然会忠心耿耿地为雇主服务,看什么人点什么菜,根据雇主的爱好、经济实力,去帮他们寻找适合他们的好东西。在日本也基本是这样子。

在台湾,往往一个收藏家会同时请几位经纪人,这样做不合算,每个经纪人其实都有他独有的当家本领,你请的人多了,大家心里都不高兴,不在一条船上,怎么会全心全意为你服务?在香港,我的雇主都是只用我一个,每次我们一起去看东西,一起商定价格。内地跟台湾基本相似,而且还没有明确的经纪人,一些人买东西,同时请几个他认为懂行的玩家去给他“长眼”(鉴定),往往是这个说好,那个说不行,还有一个说似是而非,怎么办?要不就瞎买,要不就买不成!

吴树:你觉得作为一名艺术品经纪人,必须具备一些什么样的基本条件与素质?

翟健民:首先是要有诚信,没有这一条就做不好经纪人。当一个收藏家完全相信你的时候,你把一块烂石头说成国宝,把我们喝茶的这只杯子说成是官窑,人家也会相信你。有些人觉得给人买假东西也是赚钱,来得轻松,不用满世界去找,而且两边通吃。可是他就没去想,买假东西睡不着觉,事情败露了谁还理你?辛苦一点帮人买到好东西心里踏实啊!

其次就是要有足够的知识,包括历史的、科学的、实用的,否则你自己都是“二五八”,还能去替人当经纪人吗?

再就是经纪人不是万能的,什么都懂,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帮人办事。比方说,我主要是陶瓷方面,假如您要我帮您买画、买玉,我会告诉您:“对不起吴老师,买画您去请别人,买玉就请我太太帮忙!”

吴树:现在内地的收藏很热,但是艺术品市场却相当混乱,你觉得有没有可能建立一支艺术品经纪人的队伍?

翟健民:我觉得内地在这一块儿暂时还有些困难,够那种能从事专业级别经纪人的不多,北京大概只有一两个。正因为如此,同行之间就容易发生矛盾,我们这些境外人士来北京工作起来有很多苦楚,经常遭人打压、受欺负。比方说,前两年我帮一位客户买一只清代官窑瓶,50多万成交,明明是件好东西,超值,可是马上有人去对买主说:“是假的,你上当了!”我只好帮买主退货。后来我又帮卖家把这只瓶子送到保利公司,起拍价550万,1000多万落槌。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受气!但是现在我们干这一行的又离不开内地市场这一块,只好忍气吞声。

吴树:最后一个问题,想请您谈谈对中国内地古玩鉴定业的一些看法?

翟健民:吴老师,这个问题……可以不谈吗?

吴树:您能谈多少就谈多少吧!

翟健民:说实话,现在内地古玩鉴定机构真的够水平、能广为业界认可的真不多……

吴树:看来您很难实话实说……

翟健民:我读过您那两本书(《谁在收藏中国》、《谁在拍卖中国》),您谈过这方面的事。您很大胆、坦率,我同意您的观点。

吴树:哈哈,翟老弟借刀杀人?明白了,咱们接着聊别的吧。对于内地科技鉴定那一块您有何看法?

翟健民:现在国内科技鉴定这一块,一是不统一,二是没信誉度。国外普遍只相信哈佛和香港中文大学两家测试中心。特别是老窑的东西,在内地可以随便买卖成交,到了香港或国外,哪怕再开门、再便宜的老窑器,如果没有这两家检测中心同时出具鉴定书,人家都不敢买。内地的检测证书没人认账,不管用,加过辐射的东西他们测不出来。那两家公司已经破解了这个难题,准确率达到99%。

吴树:您觉得国内科技测试这一块前景如何?

翟健民:很简单,当业界人士都信任他们的时候,就OK了!

发布者

ningqun

心中无事一床宽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