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黑胶,才够潮

还在用MP3听歌?现在,听黑胶唱片才够潮。
近年来,一些有怀旧情节的音乐发烧友,开始重新拾起落满灰尘的黑胶老唱片,聆听属于上个世纪的声音。
因此,在国内销声匿迹的黑胶唱片市场,焕发了新魅力。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听黑胶唱片已经逐渐成为时尚。
这股黑胶回溯之势开始蔓延到了杭州。
日前,杭州和睦路555创意园开出一家黑胶唱片店,里面的黑胶唱片多达十万多张,风格涵盖古典、爵士、摇滚、电子、流行等各种音乐门类。
与此同时,各种大大小小的黑胶唱片店,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在杭州的街头小巷里冒出。
一张邓丽君的孤品唱片,能卖到上千元
在555创意园这家100平方不到的唱片店里,堆放着十万多张黑胶唱片。在一楼的工作间里放着几台电脑,几个工作人员正在给唱片一一归类。
上世纪80年代初,老板金方勇开始接触黑胶唱片。
上世纪90年代末,他开始大量收藏,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拥有10万多张的收藏量。
黑胶唱片一直是金方勇心头的宝贝,在2011年之前,要卖掉手里的黑胶唱片,对他来说,是绝对不会去考虑的事情。
2011年的某天,他突然想通了,“收藏了这么多的黑胶唱片,想听的各种音乐都听过了,为什么不把这些好音乐分享出去?”
金方勇坐在唱片店里,看着满屋子的黑胶唱片对记者说。
在一楼的仓库里,金方勇刚刚整理出3000张唱片,“上海有个买家一口气要了3000多张,都是按照12.5元一张的批发价给他的。”
二楼,一排排木质的唱片架上,堆放着金方勇的十万多张黑胶唱片。不像一般的唱片店,唱片不是按照风格来上架,而是按照出品公司或厂牌来分类。
“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哪个唱片公司出品的唱片,往往比风格更为重要,这样整理起来也更方便。”金方勇说。
这10万多张的黑胶唱片出售的价格不等,“如果是一些新出的,比较容易买到的,那就按照12.5元一张的批发价售出。如果是一些很难收集到的古典唱片,如邓丽君、齐秦早期的孤品唱片,则能卖到上千元。”
几个星期前,金方勇开了个微博,专门介绍唱片店,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每天都有不少碟友找上门来,有人甚至从苏州开车来我店里淘碟。淘宝店上,甚至还有来自加拿大、德国、韩国等地的买家。”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每张唱片都有一个回忆
如今的90后,很多人不知道磁带为何物,他们开始听音乐时,MP3数字音乐已经横行于世。
而唱针划过黑胶唱片发出的吱吱声,他们更是闻所未闻。
当音乐消费成为一种快餐文化,网络上可以随意获取各种音乐资源时,黑胶唱片显得弥足珍贵。
黑胶唱片不但有着更温暖的声音,还承载着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回忆。
上世纪80年代初,黑胶在国内还是小范围秘密发行,“那时候很少人有黑胶唱片,要听,甚至还要单位写介绍信。”
金方勇说,当时的黑胶唱片,价格很是昂贵,“最便宜的也要15元一张,相当于那时候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几年后,杭州的外文书店、三联书店,渐渐有了引进的黑胶唱片,不过对当时的金方勇来说,依然是奢侈品。
他从一个小房间里拿出几张珍藏的老唱片,一张1984年的勃拉姆斯的黑胶唱片,他清楚地记得,是当年在外文书店买的,“你看背面还写着当年的价格呢,15元。”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开始发行大量的黑胶唱片,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金方勇开始大量地收藏。
收集黑胶唱片的这么多年中,让金方勇感触最深的,是日本人对黑胶的保养非常细致,“美国人把黑胶当成消耗品,使用痕迹很大,划痕很多。而日本版的黑胶,保养得都很好。很多几十年的黑胶唱片还完好如新,我甚至看到过一些唱片的封套上还有划正字,他们每听一遍,就在上面做一个记号。”
对金方勇来说,这些的唱片承载着太多记忆的痕迹,“一看到这些唱片,我就想起自己的年轻岁月,怎么舍得把这些记忆交给别人呢?”
说开去
如果你是新手,先看看这些
对于新手来说,如果不追求发烧的效果,那么在二手电器市场或者淘宝上,花500块,就能配齐一套二手黑胶唱机、唱臂和唱头。一套音响功放和扩音的设备也不过千元左右。
但是在听之前,还是先看看这些最基本的入门知识吧。
问:黑胶唱片的音质比CD好吗?
答:对。与母带相比,CD任何一段录音的信息量缺失都是必然的。就如一个模特与她的画像,就算画功如何之真切,也只是像真的,并不是同一事物。
而黑胶基本采用模拟的记录形式,与模拟录音母带所记录的内容是一致的,差别在于转录过程中的母带与器材传输的损耗。
就如同一人在不同时间内摆同一个姿势一样,是真实的重现。
问:黑胶唱片一定是黑色的吗?
答:黑胶唱片,又俗称“胶木唱片”。人们之所以称之为黑胶唱片,也许是因为胶木唱片中大多数是黑色的,但是也有存在其他颜色的黑胶唱片,比如黄色、透明、荧光、白色,还可以把歌手的照片印在唱片上,但成本要高一些。
比如,张国荣曾经发行过名为《Stand Up》的胶木唱片,发行时就有黄色、紫色、绿色三种颜色。
问:黑胶唱片只能是圆形的吗?
答:不是。黑胶唱片还有方形的、五角星形的、扇形的。唱片的外形制作成什么样子都没有关系,只是其唱片的纹路一定是圆形的。
问:如何挑选黑胶唱片?
答:将一张唱片竖放在地上,如果唱片是直挺的,表示质量好。因为弯曲的唱片在唱机上播放时会有起伏,对音质造成影响。另外,还需要注意唱片是否有刮花,而且唱片的品相也需要重视,品相不好的唱片不值钱。
问:如何保养黑胶唱片?
答:1、首先得确定唱臂,唱针的调整无误,以防刮伤唱片。
2、放置场所需通风或干燥,以防止发霉。
3、养成听完后擦拭的习惯,让灰尘无机可趁。例行的保养请用碳纤刷,此刷以不产生静电为优点。
4、每听完一次须等六小时后,才能听第二回。此举可防止唱针在唱片上播放时, 所磨擦产生的高热,会让唱片塑料沟槽软化。
5、 收藏时请直放,以防变形。
深一点
如果你是发烧友,
他的故事你一定有感触
本报记者 陈宽
毛卫星开始收藏黑胶唱片,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
到现在,他还保持着淘碟的习惯,每次出国,他总要去当地有名的黑胶市场,“整箱整箱地进货”。
刚刚接触黑胶唱片时,毛卫星还是个穷学生。当时的唱片店,对他来说,就是博物馆,“没钱买,都是花一块钱翻录成磁带来听的。”
“当时的黑胶组合音响,普通的都要在四五千元以上,谁家里要是有一台,是很时髦的事情,街坊邻居就经常到他们家去蹭着听唱片。”毛卫星说。
在毛卫星看来,如今黑胶唱片的收藏价值,已经远超了实用价值,“虽然黑胶的音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今iPod能很方便地装几万首歌。收藏黑胶的,很多都是出于怀旧情节吧。”
除了欧美的摇滚、港台的流行音乐,毛卫星手里还有不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批黑胶唱片,“黑胶唱片比CD更合适收藏,只要不受潮,不挤压,保存个上百年,肯定没问题。”
毛卫星几乎走遍了国内各个有卖黑胶唱片的店,他印象最深的是广州的新陶街,一整条街上有上百家的黑胶唱片店,“那里应该是国内最大的黑胶市场,种类相当齐全,价格从5块到几百块不等。”
他也去过香港的鸭寮街和台北的小宋唱片行里淘碟,“这两个地方,不但是在唱片店里,甚至在民间也有大量的黑胶唱片,他们接触黑胶唱片,比内地的音乐爱好者更早,所以黑胶唱片也多很多。”

毛卫星认为,在杭州的各家各户,也一定散落着大量的黑胶唱片,“上世纪80年代,外文书店每星期的二手集市上都是人头攒动。当时卖出的黑胶唱片,肯定就在一些人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手里。”
“现在大家收藏黑胶唱片,有些人是喜欢它复古的外观,还有超大的封面设计。有些人是因为怀旧,因为迈克尔•杰克逊、披头士这样的音乐巨星,都已经不在了。”毛卫星说。
而他更认同的,是这些唱片上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各个时代的音乐都有他不同的文化背景。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越战爆发,许多唱片传达了崇尚和平、反对战争的精神。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大量引进的黑胶唱片,则代表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的时代背景。”

发布者

ningqun

心中无事一床宽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